Nuraphone 開箱
最近因緣際會透過朋友購買到了之前在 Kickstarter 上募資達到 180 萬美金的 nuraphone,金額也達到了歷史紀錄。而 nura 不僅僅是一個耳罩式耳機,入耳的部份還是耳塞式,而透過耳罩處理低音頻,反之耳塞處理中高頻,也有方便的切換 社交模式 以及 降噪模式,令使用者在工作場合也可以自由切換是否需要聽到隔壁同仁的聲音,在戴上的那一刻,耳機就會針對您的頻率透過 nura app 來創建出一開始的聽覺設定。
購買資訊
可至 點我進入官網 購買,也可以致電或親自前往 台灣總代理國祥貿易公司 購買。
開箱
首先來看看 nura 正反兩面的包裝以及底部的外觀:
拆開盒蓋後可以看到外包裝:
裡面的盒裝造型以及一個類似名片的使用說明和 nura 的外包裝:
nura 使用說明的說明手冊 正面,主要是告訴使用者這是使用說明書:
nura 使用說明的說明手冊 反面,主要是告訴使用者先至 iOS 或 Android 官方 app store 下載 nura 專用 app:
nura 的 logo icon,也是內容物外的包裝扭扣,最令我驚訝的是居然整包都是 磁吸式:
nura 的 logo letter,在內容物外的包裝上方:
nura 外包裝打開後,裡面有 nura 本體和一個配件包:
把 nura 和外包裝以及配件包一字擺開:
nura 配件包:
nura 配件包裡面的 nuraphone tips,可以看到有更換耳塞的 size,包含本體上的和替換盒的 small 和 medium 大小:
nura 專用的本體基本線轉一般 usb,在這裡提醒官網有轉成 type-c、lightning 和 Analog 等等不同的 加購線:
nura 右耳外觀,包含接線的凹槽:
nura 耳罩內的 耳塞式 部分,剛開始戴入要習慣一下:
Nura App 設置流程
接下來介紹一下 nura app 的簡介,當從 app store 下載後打開的畫面:
Step 1 - 使用者創建帳號:
Step 2 - 要使用者撕開耳機上的膠膜:
Step 3 - 會叫使用者輸入名字,之後 connect bluetooth 的時候也會在耳機內喊出:
Step 4:
Step 5 - 移除耳機上的實體線路:
Step 6 - 將耳機戴上:
Step 7:
Step 8:
Step 9 - app 正在幫你連結至 nura:
Step 10:
Step 11:
Step 12:
Step 13 - 當使用者確實將耳塞入耳後會顯示該耳的 打勾 圖示:
Step 14:
Step 15 - 系統正在幫使用者製作屬於你的音頻:
Step 16 - 個人音頻製作中:
Step 17 - 成功後會先跑出沒有製作音頻的音效給使用者聆聽 Neutral:
Step 18 - 之後切換下方 Personalised 系統調教出來的音頻:
Step 19 - 可以調節重低音的部份:
Step 20 - 社交模式,會經由 nura 本身的麥克風收到的外界聲音來傳遞聲音到耳機上,這點我覺得蠻厲害的:
Step 21 - 可設定兩耳的觸控模式:
Step 22 - 左右耳圖示的位置接可以設定 碰一下 及 碰兩下 的設定:
Step 23:
Step 24:
Step 25 - 設定完畢:
nura app 的一些設定畫面:
我將左耳碰一下來控制 社交模式,碰兩下為 音量增幅,至於右耳則是 開始/暫停播放 和 音量遞減:
測試 Spotify 上的音樂:
最後想試試看 nura 有沒有辦法去配對一些可以用藍牙的裝置,例如藍牙唱膠機,不過不知道是不是不會用,還是找不到 nura 配對發送訊號去跟他配對,最後還是使用直接有線轉換 Analog 到 nura 的 usb 上來聽:
心得
以前除了喇叭外,都只有使用過大概 4000 NT 至 6000 NT 不等的耳機,以往的耳罩式都讓我覺得耳壓很大沒辦法戴太久,但是 nura 在這部份上好了許多,再來就是擁有連續播放 20 hr 的能力,而在戴入耳塞的部份一開始真的不習慣,橋了很久才大概知道竅門。
整體的音頻調節控制讓我很驚豔以及 社交模式 透過既有的麥克風來傳遞聲音到耳塞上真的蠻不錯的,因為自己常聽重金屬,nura 在重低音上的表現真的震的...很爽。以一個 14900 NT 的價格來說也算是可以推薦給使用者的好耳機,得再找一天來試試看可不可以配對到我的藍牙黑膠唱機了...。
使用幾天後的小缺點
- 如果要重新測量耳朵音場的 app profile 必須要整個刪除,認為在 app 上應該可以去做處理
- one tap 其實很容易誤觸,我現在盡量不去設定
- 充電時藍牙連線會一律強制被關閉,之後的產品應該可以改進看看,因為這有關硬韌體部分,不確定是否有留這條路去讓 app 可以去控制
總結
Nuraphone 作為一款革命性的耳機產品,確實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出色:
優點
- 個人化音頻 技術令人驚豔
- 社交模式 實用性很高
- 20 小時續航 能力優秀
- 耳壓舒適度 比傳統耳罩式耳機好很多
- 重低音表現 對重金屬音樂愛好者來說很棒
改進空間
- App 功能可以更完善
- 觸控靈敏度需要調整
- 充電時的藍牙限制
整體來說,14900 NT 的價格對於這樣的創新技術和音質表現是值得推薦的!